为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和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,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和对涉罪未成年人“教育、感化、挽救”的方针,近日,唐山市丰润区检察院以实现司法公正和司法保护共赢为目标,对一起涉未成年人聚众斗殴案,通过召开不公开听证会、附条件不起诉不公开宣告会、现场送达督促监护令的形式,启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社会一体化新尝试,取得良好效果。
不公开听证彰显人文情怀
听证会上,办案检察官对案件基本情况、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理由及法律依据作了详细阐述,侦查人员、法律援助律师、听证员和人民监督员均各自发表意见,支持检察机关对涉罪未成年人予以从宽处理。他们认为,这种多元化评议、案件审查方式新颖,符合当前司法改革新理念,强化了对涉罪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挽救,有利于其顺利回归社会,彰显了检察机关的人文关怀。
不公开宣告传递检察温度
附条件不起诉不公开宣告会上,办案检察官宣读了附条件不起诉决定,对三名被不起诉未成年人进行训诫、教育,宣布将按照精准帮教方案,联合社工机构对三名被不起诉人开展为期一年的考察帮教。案件侦查人员、法律援助律师也送上谆谆教诲。
三名被不起诉人表示,将倍加珍惜检察机关对他们从宽处理的机会,真诚悔罪,积极完成考察帮教内容,多多学习法律知识,遵纪守法,遇事不冲动,结交正能量的朋友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“感谢检察机关的良苦用心,我们将转变家庭教育方式,严加管教自己的孩子,配合检察机关做好帮教活动。”三名被不起诉人的法定代理人说道。
督促监护令破解监护缺位
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更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根基。孩子违法犯罪,作为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。宣告仪式上,办案检察官根据社会调查报告情况,针对三名被不起诉人具体犯罪原因和回归社会的具体需要,将制定的个性化监护令现场送达至监护人手中,做到“对症下药”。
图片图片在该院“润苗”未检办案区,办案检察官将解读督促监护令、心理辅导、观看央视《守护明天》栏目真实案例《迷失的父母孤独的儿》设定为第一期强制亲职教育课内容,直击未成年人涉案背后“家庭监护不力”这个痛点难点,让监护人知晓家庭教育指导在未成年人成长中的重要意义,通过督促监护令的方式强制“唤醒”监护人,提升他们的担责意识,督促其履职尽责,帮助涉罪未成年人迷途知返。
下一步,唐山市丰润区检察院将依托社会力量,联合社工机构拓展帮教模式,创新开展系列帮教活动,帮助被不起诉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矫正行为偏差,重塑自我,早日回归社会,开启人生新起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