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今天是 | 支持IPv6网络 |
潘志荣
我在检察事业的道路上走过了35年,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,只是在一个基层小院,一个普通岗位上,努力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。
今年我有幸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,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,心情非常激动,对我而言,这既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,也是一次政治上的升华,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淬炼。
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、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,必须坚持为了人民、依靠人民”。这句话,我在草原上和基层实践中感触特别深。
达茂旗地处祖国北疆,草原广袤,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,其中以蒙古族占多数。我生在牧区、长在牧区,对这片草原、对牧区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。
身为一名基层检察官,我的职责就是为牧区群众提供更全面更周到的法律服务,但这些工作的前提就是懂蒙古语,我有一定的蒙古语基础,但只是基本能听,说不好,这成为我和牧民打交道的一大障碍。
我清楚地记得,承办一起蒙古族未成年人抢劫案件,3名犯罪嫌疑人都不满16周岁,在对他们的依法讯问过程中发现,我用汉语和他们交谈,他们总是傻乎乎地望着我,常常答非所问。我试探着用蒙古语与他们沟通,他们的回答明显流畅了,眼神也生动起来,我这才意识到他们日常习惯使用蒙古语交流。于是在后期讯问时,我主动用生疏的蒙古语和他们交流,遇到不清楚的,就赶紧翻随身带着的蒙汉字典,通过耐心和他们沟通,慢慢地与这些孩子的心拉近了。他们放下了心理负担,原本心存抵触的孩子们主动认罪悔罪,让我意想不到的是,他们还主动交代了其他几起犯罪事实。
当时这个案子对我的触动很大,为牧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,不懂他们的语言怎么行?这个案件,更加坚定了我提高蒙古语运用水平和做蒙古族孩子引路人的决心。要让迷途的孩子,脚下有路,眼前有光,向阳而行!
于是我加强了蒙古语学习,翻蒙汉词典、抄蒙文报纸,下乡逼着自己说蒙古语。现在,我能熟练地用蒙古语和牧民交流了。也打通了我和牧民群众打交道的最后一道障碍,使我能更好地为牧区群众调处矛盾纠纷,走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。我觉得,草原就像个大蒙古包,蒙族、汉族都是一家人,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,是检察官的责任,更是共产党员的责任。
记得在一次下牧区走访时,认识了外地移民高兰英。她向我反映,她买的草场被邻居王某占了2000多亩。他们一家不懂蒙古语,而王某一家又只会很少的汉语,一沟通就吵架。我了解情况后,主动承担起协调工作,我联系相关部门多次对两家的牧草场进行实地丈量、划界,前后4次把两家人叫到一起,讲法律、讲道理、讲人情,当起了两家人的翻译官。经过多番调解,王某同意在自己的草场上划出1500亩还给高兰英,但始终不愿意把高兰英家门前的500亩草场还给她,只愿意从其他地方补给高兰英。 这样一来,如果高兰英家的羊到新划分的草场上吃草,势必要经过王某家的草场,久而久之还是要产生矛盾。为从根本上化解矛盾,我主动和王某交朋友,下乡时就买上菜去他家做顿饭,吃饭聊天,他的牧点缺东西了,我就从镇里替他买上,下乡时再给他送去,除了用蒙古语交流拉近与他的距离,还从他的角度出发和他交心做朋友。就这样,通过耐心的协调,最终他们两家达成500亩草场共用的协议。事后,高兰英还给我送来了锦旗,上面写着“检察官倾力化解民忧,十余年邻里纠纷终得解”,这份褒奖和信任,是对我最大的肯定。
在基层工作的35年里,我觉得在群众心中,你个人的形象就代表着党的形象,你什么样党就是什么样,所以要去牧区和牧民们待在一起、打成一片,才能真正地贴近群众、了解群众,更好地服务群众。达茂旗只有不到13万人口,地域却有1.8万平方公里。我每年三分之二的时间,都要深入到最基层、最偏远的农牧区去,我走遍了全旗77个嘎查、村委会和143个自然村,巡访过1100多个牧场点和6400多户农牧民家庭,化解群众矛盾纠纷百余起,我被农牧民朋友亲切称为“游牧检察官”。我制作了蒙汉双语“检民联系卡”,先后发到6000多位农牧民群众手中,向他们保证自己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,手机里一直保存着620多位农牧民的电话,他们有什么事随时随地都可以联系我,被农牧民群众称为“贴心一叫通”。我将走访牧户的情况详细记录在“民情日记”上,至今已有10万余字,成为检察工作了解掌握民情民意,服务人民群众的“晴雨表”。我把几十年基层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经验,总结概括为“会、懂、信、实”四字要诀,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可。
明年我就要离开心爱的检察岗位了,从检35年一路走来,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。但荣誉越多,我感到责任越重。总书记讲到“人民就是江山,江山就是人民,打江山、守江山,守的是人民的心”。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让我深刻认识到“我是谁、依靠谁、为了谁”的问题,这也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毕生追求,扎根基层、扎根草原、扎根人民群众,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,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毕生奋斗目标,永远做农牧民信任的“好安达”(意为“好兄弟”)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