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今天是 | 支持IPv6网络 |
逛灯会、闹元宵,当青城人民沉浸在节日的祥和与欢乐中时,一场大考猝不及防地降临了。2月15日,青城呼和浩特发现3例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阳性人员。2月16日,首场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相关情况,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。2月17日,风雪夜,首轮全员核酸检测拉开序幕。3月5日,青城无“E”,惊蜇春暖。
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
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
他们是父母、是子女,更是向疫而行的战士。是什么让他们义无反顾?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!
他们是医务工作者,是这场战“疫”大考中必不可少的考生。全员核酸检测,直面病毒、直面未知风险,他们是一线中的一线,先锋中的先锋!
他们是公安干警,不分昼夜维护这场战“疫”大考的考场秩序。有人说,这场大考是面镜子,照出了善也照出了恶。他们坚守在战“疫”一线,也坚守在惩恶扬善一线。
他们是社区工作人员或村干部,是这场战“疫”大考中最基层的考生。起得最早、睡得最晚、操得心最多,这是他们在这场大考中的真实写照。
他们是各行各业的志愿者,是这场战“疫”大考中的“无名”考生。他们没有象征身份的行业制服,也没有当地居民熟悉的职务身份,他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——志愿者。
这场大考,没有报考、没有监考,每一个人都主动报考、无需监考。从上层组织,到底层呼应,每一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书写自己的答卷,这份答卷或许不是满分,但这每一份答卷都是充满爱的答卷!
“辛苦了”“谢谢”“注意防护”
简单挚朴的语言坚定书写答卷的决心
青城的这个初春,很冷——风雪交加、病毒肆虐。青城的这个初春,又很暖——众志成城、齐心战“疫”。
89岁的老爷爷和90岁的老奶奶每天相伴在核酸采集点排队,他们说:“你们辛苦了,我们出来排队,你们可以少跑几层楼。”
3岁多的小朋友和刚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“自制”身份证,在采集完身份信息和核酸样本后,都会奶声奶气地说一声:“谢谢叔叔”“谢谢阿姨”。
身患疾病、行动不便的居民也在家人的陪同下排在等待检测的队伍中,面对“绿色通道”,他们说:“大家都在排队,没事儿的,排不了多长时间。”
还有一张张从陌生到渐渐熟悉的面孔,一个个从陌生到渐渐熟悉的名字,以及越来越多的叮嘱:你们也要做好安全防护啊!多穿点儿,要降温了!
一个个接受核酸检测的普通居民,他们是这场大考中数量最庞大的考生,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是这场大考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因素。青城的这个初春,从清晨到夜晚,他用排起的长队给出他对这场大考的理解:没有大家,哪有小家!
从“检察蓝”到“抗疫白”
信息采集小分队的日常
3月5日,惊蜇至,万物生。伴随着青城无“E”,我和我的信息采集小分队战友们在夜幕降临时分回家了。
凌晨6点10分的街道静悄悄的,这是自治区检察院志愿者服务队信息采集小分队每天集合的时间。六点半之前,他们要赶到各自的核酸检测采集点,换装“抗疫白”,七点准时开台,用手机录入被检测人员信息,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核酸样本采集工作。
每天三班倒,一站四小时,上岗前不能喝水,因为怕上厕所。初春的早晨,温度从来没有零上的时候,一边采集一边进行手部消毒,只需几分钟,手指就会变成“胡萝卜”。
做好个人防护才能保证病毒不因我们的工作而产生新的传播链,全副武装是每天必须坚持做好的工作内容之一。四小时下来,每个人的脸上都沟壑纵横,还有“泡”发白的双手,耳朵更是疼得不能碰。
入户检测,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真正考验了入户人员的体力与耐力。二三十户走下来,防护服成了汗蒸袋,“汗水湿透衣背”每天在入户结束后上演。
十四轮核酸检测,无一轮缺席。每天与社区工作人员、医务人员最早到岗,与核酸样本转运人员交接完信息与样本后才能离开,半个多月的坚守,最想好好睡一觉。
在坚守的这些日子里,我们收到了院机关案件管理办公室、干部处、教育培训处、宣传处送来的慰问物资,计划财务装备局为我们联系的爱心企业送来棉大衣,还有“检二代”们用自己的压岁钱为我们买的方便食品、水果和药品。工作日的中午,我们还能准时吃上院机关食堂为我们准备好的午饭。他们默默的支持,让我们充满了力量。
从2月17日风雪夜的首批8名信息采集员,到第二轮成立32人小分队,再到集中居住在定点宾馆驻守到“D”轮的12人,我们这支由自治区检察院派出的战“疫”信息采集小分队,代表“检察蓝”对这场战“疫”大考给出了答案:同心同力战“疫”,彰显检察担当。
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。惊蜇已过,春分将至;四海一家,青城不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