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
今天是 | 支持IPv6网络 |
3月20日《检察日报》第2版
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地处高寒、干旱、多风的北部边境,经济水平相对落后,自然环境恶劣、工作环境差。“进人难,留人难”“存在业务短板”等矛盾使得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2020年被确定为相对薄弱基层院。
如何摘掉“薄弱院”的帽子,对于包头市检察院、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来说是一次大考。2021年,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检察履职全过程,不断强化队伍建设、激发团队活力,创新办案机制,实现了5个考核指标从全市倒数跃升至第一的逆袭,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。
巧借外力
共建帮扶“一个不能少”
被确定为薄弱院后,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积极寻找自身落后的原因,该院领导班子逐渐认识到,解决人的问题、建设过硬检察队伍是推动脱薄摘帽的头等大事。
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包头市检察院为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选优配强领导班子,任命1名“75后”业务骨干为检察长,1名“80后”员额检察官为副检察长,提任1名“80后”干警为政治部主任,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从54岁下降至43岁。同时,在了解到该院只有11名正式干警后,白云鄂博矿区区委组织部积极协调为该院分配2名公益岗位大学生,充实中坚力量,解决了办案力量不足的难题。
为提升该院检察干警的业务能力,包头市检察院以“1带N提素能补短板共成长”人才培养计划为抓手,要求市院19个内设机构结合该院的“薄弱点”采取“订单式”帮扶,点对点、线对线解决业务难题。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也积极引入人才培养计划,解决检察人员“本领恐慌”的问题。
“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,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各项业务指标、检察队伍精神面貌都有了很大改观,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成为大家的工作目标。”包头市检察院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表示。
内挖潜力
“头雁先行”激发乘数效应
“有了改变的决心,成果就能很快被看见。2021年,我院立案调查2件公益诉讼案件,实现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零的突破。”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检察长薛刚介绍。
为提高人员能动性,该院建立以院为单位的检察官考核办法,动态调整权重和分值设置,强化考核结果在检察官等级评定、职级晋升中的作用。同时,检察长、副检察长发挥“头雁效应”,啃下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。2021年,院领导带头办案37件,占全院办案总量51.3%。
此外,该院还创新办案机制,凝聚最大“公约数”。健全办案组织,进行“扁平化”人员管理,建立轮岗机制等,确保全体检察人员能够接触不同的案件类型,进一步提升人员综合素能。
记者了解到,2021年,该院刑事抗诉率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、纠正漏捕漏诉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率、司法救助率、民事执行监督案件检察建议采纳率5项业务指标位居全市第一。
激发动力
文化育检浸润干警心田
“世界稀土在包头,包头稀土在白云”。稀土沉稳、扎实的特质也成为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的精神动能。
作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数最少的基层检察院,因为地处偏远,该院干警大部分都与家人两地分居。为了让干警们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,该院通过建立“检察家园”作为干警家属探亲和团聚的园地,悬挂每位干警的全家福及生活照,并在业余时间组织趣味运动会、手工DIY等丰富的活动。“在这里工作就像在家一样温暖,每逢节假日,大家一起包饺子、做饭,很是热闹。”在该院工作20多年的老干警李进英说。
此外,围绕特有的矿区优势,该院还建立了奇石馆,用干警的个人收藏展现以石悟检的精神文化,打造“物稀为贵、院小唯美”的白检文化。该院先后荣获包头市委、白云鄂博矿区区委“先进基层党组织”,包头市“精神文明单位标兵”,包头市“先进基层检察院”等荣誉称号。
在白云鄂博矿区检察院的党史教育基地,摆放着一盆铁花,它是生长在矿区的一种白色小花。在干旱贫瘠的土地上,它一年四季鲜艳如初,是荒凉矿山上独特的风景。作为这片土地的法治建设者,曾经的薄弱院已完成蝶变,他们将继续发扬“铁花精神”,在祖国边疆描绘出一抹亮丽的检察蓝。